close
陽明交大與臺北榮總研究團隊合照(連正章實驗室提供)
陽明交大與臺北榮總研究團隊合照(連正章實驗室提供)

【臺灣醒報記者簡嘉佑臺北報導】全身長時間悶痛,尋各科醫師都找不出原因,可能是「慢性疼痛」在作祟,更造成患者負面情緒!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連正章特聘教授與臺北榮總王署君研究團隊發表於國際科學期刊《數位生命科學》(eLife)的最新研究,發現小鼠大腦中特定神經細胞的活性,會影響慢性疼痛引起的焦慮或憂鬱。而杏仁核中央的神經元是肌肉纖維疼痛感的來源,還會連帶產生負面情緒,只要透過適當藥物治療,就能緩解慢性疼痛與焦慮的狀況。

超過3個月痛感

慢性疼痛的標準為「持續3個月時間的疼痛感」,且通常不會是單一部位的疼痛,常常擴及整個身體。北榮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指出,除了疼痛之外,也可能出現負面情緒與睡眠障礙等,全球有2到4%有慢性疼痛的症狀,比例更持續增加,患者女性佔多數。

目前已知慢性疼痛和負面情緒有關,但是造成此關聯的細胞和神經機制還不清楚。臺北榮總醫院研究小鼠後發現,杏仁核中央存在感受傷害的神經元,會驅使肌纖維疼痛感,並連帶產生負面情緒等反應。

特定神經元是主因

研究團隊註射中性或酸性的食鹽水至小鼠的後腿肌肉(腓腸肌)作為引發慢性疼痛觀察的模型,測量小鼠對觸覺或刺痛的反應是否更敏感;再以強迫遊泳實驗、社交行為實驗等,觀察小鼠焦慮、憂鬱的負面情緒症狀。

研究觀察到在慢性疼痛的階段,特定的神經元(表達生長抑素的杏仁核中央神經元,CeA-SST)的活性增加了。而且不論是用化學基因方法,或是使用治療纖維肌痛症的藥物普瑞巴林pregabalin(PGB),都可以抑制神經元從腦幹傳遞受傷的訊息至該神經元,因此可減輕慢性疼痛與焦慮、抑鬱的症狀。

離臨床還有一段距離

然而,臺北榮總醫院神經科醫師陳世彬表示,本次研究發現腦袋有特殊神經元調控痛覺與負面情緒,但距離臨床應用還有一段距離。他解釋說,因為實驗有能建立客觀的指標,但民眾疼痛或憂慮的感受因人而異,難以進行實驗進行評估,而且醫療團隊也能對老鼠進行侵入性的研究,但人對體就無法如此實驗。

他也樂觀指出,目前初步的研究成果還是顯示,慢性疼痛與連帶的負面情緒,可以透過藥物來緩解,並作為未來發展新藥物的方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athrywud2n 的頭像
    kathrywud2n

    偏財運超旺

    kathrywud2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