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媒體人劉忠繼近年深受血癌「骨髓分化不良症候群及骨髓纖維化」所苦,曾在製作人張光鬥的節目上分享抗癌心得,今(15)日傳出血癌病逝的消息,製作人張光鬥在臉書證實劉忠繼的死訊;對此,有醫師就說明該病因及症狀,若民眾有持續出現症狀,應盡速就醫並進行相關檢查。
根據好好聽文創傳媒聲明指出,劉忠繼在2022年5月確診血癌,全名為「骨髓分化不良症候群及骨髓纖維化」,在歷經幹細胞移植、洗腎等治療後,仍在今日下午不幸離世;骨髓分化不良症候群是一種由染色體老化或突變引起的疾病,會導致骨髓幹細胞無法製造正常的血球,進而使造血功能異常。
大千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黃明立指出,若問題出現在紅血球,會出現倦怠、沒體力、易喘等症狀;白血球則會經常發燒、感染;血小板就會容易出血及瘀青;黃明立說明,由於早期的症狀輕微,如:貧血、頭暈、倦怠、體力不佳等,常不易察覺,且不少民眾會自行補充鐵劑或葉酸,反而延誤診斷。若長期未接受治療,有20~30%機率會惡化成血癌,甚至有病人尚未惡化就因敗血症而離世。
黃明立表示,骨髓分化不良症候群的治療方式有3種:1. 給予適當輸血,避免貧血造成體力衰退或血小板下降出血。若因白血球過低而引發感染時,需用抗生素治療以免敗血症危及生命、2. 給予去甲基化藥物治療、3. 高劑量化療與造血幹細胞移植。
黃明立也提醒民眾,「骨髓分化不良症候群」初期不明顯,但若出現前述的症狀千萬別輕忽,務必及早就醫並配合相關檢查,才能給予適當的治療,降低造血罷工的衝擊。
至於「骨髓纖維化」,臺大醫院血液科醫師林建嶔指出,骨髓纖維化大多為後天造血細胞的基因突變所導致,會使患者原有造血系統失常、脾臟因代償性造血而增大,體內會產生很多不正常的細胞激素進而產生各種不舒服的症狀,由於民眾對骨髓纖維化認知度有限,且前期症狀不易判斷,容易忽略而延誤就醫。
林建嶔表示,骨髓纖維化常見十大症狀包括夜間盜汗、註意力不集中、活動力不佳、易有飽足感、疲勞、骨頭疼痛、發燒、搔癢、腹部不適、體重下降,嚴重甚至會因皮膚搔癢等引發睡眠障礙,連帶影響患者生活品質,加重身心負擔。
由於上述症狀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被混淆,林建嶔建議如中高齡民眾觀察到自身長期有此類症狀,切勿掉以輕心、應盡速就醫尋求協助,臨床上骨髓纖維化的病人據統計有約10%至20%患者會因未能即時獲得治療而惡化成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導致致死風險驟升,加上現有治療選擇有限,導致骨髓纖維化患者平均存活期僅3.5至5年。
林建嶔補充,如罹患骨髓纖維化,需要依靠穩定治療控制疾病進程,目前唯一根治方式為異體骨髓移植,但因風險高、且需考量患者年齡、病況與匹配合適捐贈者,使得許多患者無法接受此治療,其餘治療選擇則包括口服化療藥、脾臟切除手術或放射治療、輸血、標靶藥物等。
更多 TVBS 報導
臺視前主播劉忠繼血癌驟逝! 「不到一年就走了」摯友悲痛發聲
健身不成反傷身!伏地挺身「一堆人做錯」 骨科醫5細節教學
番茄沒蛋怎麼炒?改放「這1物」更加分 防癌補鈣降血壓
宏都拉斯與中國建交更進一步? 北京回應了:是正確選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