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艾庭/綜合報導
「醫師,我家孩子成長進度不如同學,要喝轉骨方嗎?」常有家長帶著兒女焦急就診,經醫師詢問發現孩子常常晚睡、睡眠時間不足且作息不規律,長期累積不利成長因素。知名婦幼診所兒童專科醫師陳奕成說明,成長不僅要吃對營養,爸媽常會忽略睡眠的重要性,導致錯過寶貴成長期。研究發現,太晚就寢恐會使得生長激素分泌高峰減半,不利孩童發育,並以專業角度提出「成長期睡眠三大建議」,說明如何掌握孩子的成長基礎。
家中孩子總吵著「睡不著」? 當心錯誤睡眠習慣導致錯過寶貴成長期
許多父母會苦惱孩子總是不願意早點上床睡覺,或在床上翻來覆去難入眠。陳奕成醫師解釋,人體在進入深層睡眠期後會分泌生長激素,進而帶動骨骼及肌肉組織成長。有國外研究指出,與晚上十點就寢的情況相比,淩晨兩點才入睡會使得生長激素分泌高峰大幅降低、僅剩一半的數值,提醒爸媽應更加重視睡眠的重要性,特別是小孩的快速成長期有限,不應受錯誤的生活作息所耽誤。醫師提醒,青春期前每年平均應該要長高4~6公分、青春期後平均最快每年可以增加8~10公分,父母可將此數值當成評估孩子成長是否有落後的指標。
成長期睡眠3大關鍵:舒眠營養、建立儀式、減少刺激
如何幫助孩子養成正確的睡眠習慣呢?陳奕成醫師以3大睡眠建議,提醒家長如何從日常作息把握成長期:
睡眠關鍵1:攝取鈣質、色胺酸等天然舒眠營養
要讓孩子更好睡,可以從吃對營養下手,例如鈣質,因為有安定神經、放鬆肌肉的作用,對於難以入睡的孩子來說有一定的穩定效果。另外,常見於乳品類、堅果類食物的「色胺酸」,為調節睡眠週期的重要荷爾蒙,是人體合成血清素和褪黑激素的原料[4],建議從天然食物多攝取這些有助舒眠的營養素。
睡眠關鍵2:建立孩子睡前儀式,培養規律作息
醫師分享,在睡前的一~兩個小時可以培養規律的親子互動時間,像是8點去洗澡,9點開始說故事,9點半關燈、抱著娃娃並聊聊天,10點準時睡覺,透過每天固定作息建立睡前儀式,讓這些習慣成為制約孩子準時上床睡覺的情境。
睡眠關鍵3:避免光線、3C等睡前刺激
醫師分享,睡前玩太開心、接觸太多3C用品、睡覺環境光線太亮等因素,都容易使得孩童的神經接受過度刺激、處於亢奮狀態而難以入睡,建議爸媽應避免讓孩子睡前一小時使用電子產品、進行太激烈的活動或擺設過量的夜燈等,以幫助更順利入眠。
父母焦慮成長落後 醫師:來門診一律建議先喝鮮奶
陳奕成醫師在臉書專頁「兒童內分泌陳奕成醫師的樂高園地」發文分享,無論是粉絲或來就診的爸媽,問起「成長要補充什麼?」,一律都會建議先嘗試「多喝鮮奶」。除了有安定神經、放鬆肌肉作用的鈣質,以及調節睡眠週期重要賀爾蒙的色胺酸,能夠幫助孩子入眠以外,更可支持骨骼的健康和肌肉的成長,且鮮奶中含有多種必需胺基酸,這些胺基酸攝取後會轉化成成長因子(IGF-1)並進一步調節生長激素的分泌。
貼文中更引述最新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06-109年)》數據,國健署建議每天喝足兩杯鮮奶(一杯240mL),但7~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乳品類攝取不足一杯比例竟高達八成,顯示成長期孩子普遍有鈣、蛋白質等營養缺口。提醒家長每天都要準備兩杯鮮奶,一杯可搭配早餐,另一杯則可在下午、晚餐之後或睡前飲用,不僅補足營養,也能夠避免孩子因為飢餓而中斷睡眠的問題。醫師補充,若有擔心消化不良,只要註意睡前不要吃太飽即可,也可以考慮準備溫熱鮮奶,幫助孩子更放鬆入睡。
留言列表